close

文╱蔡含灝  諮詢醫師╱台大醫院泌尿部醫師 黃鶴翔

尿路結石在台灣有比較高的盛行率,但輕微時沒有症狀,一般民眾都會到了痛到臉色發白的時候才想要就醫,觀念有待改正。

近來是否常會莫名的腰酸、腹部疼痛、頻尿,甚至有偶有血尿的問題呢?千萬不要輕忽這些偶發性的小疼痛,因為這是泌尿系統對身體發出求救訊號,尿路結石問題可能已經悄悄找上門了。

結石一般咸認好發於青壯年和老年,但事實上,這個病症是屬於每個年齡層都可能會發生的,而4070歲僅是被發現的高峰期而已。台大醫院泌尿科醫師黃鶴翔表示,「結石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發生,連小孩都可能會有(但發生率遠低於大人)。」所謂臨床的標準,像是有些疼痛、血尿等現象,所以一般來說民眾都會到了特別有感覺、痛到臉色會發白的時候才想要就醫,但其實這是要不得的忍痛觀念。

 

尿路結石的成因

黃鶴翔說明,尿路結石(urolithiasis)是指尿路系統中出現不易溶解的結晶物,這些結晶物經累積堆砌而形成結石。所以尿路結石可以出現在尿路系統中的任何地方,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

現今所發現的尿路結石,因形成性質不同可分為草酸鈣、磷酸鈣、尿酸、胱胺酸以及磷酸銨鎂五大類,另有一些佔比例較少的結石成份,例如蛋白質、尿酸銨結晶(ammonium urate)等。一般來說,85%以上的患者患有草酸鈣結石,可是草酸鈣結石的形成原因仍不十分清楚,舊時醫界普遍認為草酸鈣結石是因為尿中鈣含量太高,對鈣的代謝產生問題才發生;但現在國際泌尿結石醫學會普遍提出了比較新的概念,醫生學者們認為它的形成是在於尿中的酸鹼值和離子結晶不同而產生。

黃鶴翔指出,台灣另一常見的結石問題就屬尿酸性結石。尿酸結石是一種和代謝性症候群有關的結石,因為這類結石有一個大問題,就是X光片也無法照見,必須要用電腦斷層掃描才能準確得知是否患有尿酸結石。

胱胺酸則是屬於代謝性、先天性結石,這類是年輕人就會罹患的結石,患者不會有任何不適感,胱胺酸結石硬度極高,但患有此種結石的患者比率不高,可吃藥預防再發。磷酸銨鎂結石則是一種感染性結石,通常發生在腎內居多,和細菌感染有關,會有反覆性膀胱發炎的現象。

 

  尿路結石治療方式

目前尿路結石的手術治療部分,大略可分為以下3種:

1. 體外震波碎石:利用精密儀器在人體外產生震波,再利用X光或超音波來定位,使震波準確地反射到結石,因為表面大,震波並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或引起劇烈疼痛;這類震波對硬的東西會有反應,就可以藉此擊碎石頭。

2. 輸尿管鏡碎石術或膀胱鏡碎石術:使用內視鏡經由尿道達到膀胱或輸尿管內,將小的結石摘除。

3. 腎盂截石術、腎截石術及腎盂輸尿管截石術:適用於腎臟巨大結石。腎盂截石術是把腎盂切開後取出石頭。

黃鶴翔提到,普遍說來,如果病患的結石大小若是在0.5公分以內,是可由每日飲食方面著手,配合藥物治療,讓結石自行排出。但在尿酸性結石的部分,若用震波碎石術,則要注意是否清除乾淨,因為通常這類結石的量較多,若是病患身體評估許可,則可視情況,利用酸鹼值的原理治療,讓結石溶解排出。

多喝水是預防尿路結石的不二法門

在預防結石部分,黃鶴翔表示,根據瑞典專家報告指出,檸檬酸的補充是必要的,在尿中有一物質是可以抑制結石產生,那便是檸檬酸,它會和一些尿中的分子結成可溶性物質,阻止結石形成。

再者,就臨床上病例來看,水喝得少,草酸磷酸結晶就多,所以「多喝水」就是預防結石的不二法門,一天平均尿量要達到2,000 CC才能算正常(但仍須是個人身體狀況而定,例如心臟衰竭的病人即需限水,是為例外情形)。此外,多運動、多喝水,平日良好健康習慣的養成也很重要。

對於泌尿道結石的概念,黃鶴翔醫師也補充,台灣民眾普遍缺乏對泌尿道結石問題的重視程度,其實若是有高血壓、冠狀動脈以及近年在台灣比率較高的肥胖問題患者,患有結石的機率較高,而若對結石問題置之不理,則可能會造成腎的阻塞與感染,就像傷口一樣,腎臟會發炎、結痂,腎臟肉就會纖維化,最後可能造成敗血症,還可能會有合併癌症產生的風險,例如同時罹患「泌尿上皮癌」。因此結石問題看似小,但卻千萬不能久放,必須審慎預防,及早治療。曾患尿路結石的患者,也應每半年定期做一次尿液檢查以及腎臟結石檢查,以免舊疾復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