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3-23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腦中風是國人第3大死因,國內約8成腦中風患者屬於缺血性中風,其中因顱內動脈狹窄而導致中風的比例近3成,是西方人的3倍。醫師表示,去年底衛生署核准引進最新的顱內動脈專用支架治療技術,國外臨床經驗證實,平均每年中風率可降至6.1%

 中華民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郭萬祐表示,國內每年有上萬名因顱內動脈狹窄導致中風的患者,多數人都是靠口服抗血栓藥物控制病情,但每年中風再發生率高達18%,部分患者還可能發生內出血等副作用,此時就有需要由醫師評估接受冠狀動脈支架等更積極的治療方式。

 然而,傳統支架主要是為心臟血管所設計,因材質較硬,用於相對曲折、脆弱的顱內血管,容易造成傷害,影響所及,可能發生的手術風險,常令患者望之卻步。

 衛生署去年底核准引進顱內動脈血管專用,以鎳鈦合金材質製成的自張式支架,特色是在術後,隨著患者體溫緩緩擴張至適合的範圍,不致因瞬間張力造成血管破裂,降低術後併發症發生率。

 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秘書長張豐基說,顱內動脈專用支架治療技術在國外已有7年的使用經驗,手術成功率約95%,可大幅降低缺血性中風的每年再發生率。

 張豐基強調,國內醫師過去利用冠狀動脈支架進行顱內狹窄血管擴張,已有10年之久,以台北榮總為例,手術成功率可達9成,未來配合新型顱內專用支架,相信手術成功率可再向上提升。顱內專用支架健保給付仍在申請中,目前使用需自費。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2+112012032300061,00.html

中時電子報─健康醫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