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控制好病情,甲狀腺機能亢進婦女也能懷孕及哺育母乳!有10多年病史的42歲邱女遵從醫師囑咐,控制病情,順利生了2個女兒。

昨天她在慈濟醫院台中分院分享說:「孩子像天使,讓我心情愉悅,甲狀腺指數才沒再飆高。」

邱女士說,結婚不久,發現脖子有明顯腫塊,容易肚子餓、吃得更多,體重1個月掉了3公斤 ,檢查證實她跟媽媽一樣,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服藥半年效果不好,打算手術切除甲狀腺,但在術前發現懷孕作罷。

懷孕期間她在醫師黃怡瓔建議下,服用不經胎盤藥物控制病情,但因荷爾蒙分泌改變,還是有心跳加快、易流汗的不適症狀。

因她希望哺餵母乳,醫師要求必須控制病情才可在生產前停藥,她全力配合下得以停藥,產後甲狀腺指數未明顯飆高,直到1年後斷奶,才又開始服藥,服藥2年後,病情改善而停藥。

甲狀腺疾病病患不易懷孕,邱女士37歲時又懷了第二胎,但妊娠4個多月,甲狀腺機能亢進復發,馬上服藥控制,依循之前模式控制,服藥至今病情都獲控制。

黃怡瓔醫師指出,甲狀腺機能亢進最常見原因是體內有異常抗體,刺激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荷爾蒙造成,多半為遺傳引起,發生率約3/10003%,男女罹病比例為15,好發於年輕女性;母親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女兒遺傳到的機會比一般人高20倍。

甲狀腺機能亢進會造成排卵及月經不正常,導致不易懷孕。黃怡瓔說,就算懷孕,初期荷爾蒙產生波動也易流產,女病患未控制好病情之前應避免懷孕;若已懷孕,務必配合醫師治療,一有不適應馬上回診,以免出現因懷孕產生的壓力、感染,引發心跳過快、發燒,產生「甲狀腺風暴」,導致孕婦出現心臟、腎臟衰竭、休克意識不清等致命危險。

懷孕最擔心藥物會不會影響胎兒?黃怡瓔指出,服用藥物的目的是抑制甲狀腺荷爾蒙的分泌,孕婦給藥採取維持母體正常功能的最低藥量,並密切驗血追蹤為治療原則,但千萬不能擅自停藥。

另外,母體血中抗體穿過胎盤,也會刺激胎兒甲狀腺,新生兒有1%會出現心跳快、發抖、哭鬧不安、易流汗、體重減輕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得馬上就醫治療,大約出生3個月後,來自母體抗體消失才會痊癒。

黃怡瓔建議,甲狀腺機能亢進病患懷孕期間應避免吃海帶芽、昆布、海苔、紫菜等含碘食物,坐月子期間不要用海鮮進補,因女兒遺傳到此病的機率高,建議邱女士不要讓女兒吃這些易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食物。

邱女士聽了才說:「我還誤以為孩子應多吃含碘的食物,一直讓女兒吃海苔,以後要讓她少吃些」。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apr/13/today-health2.htm

自由電子報─健康醫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