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台灣新生報2012年3月19日上午12:36
「下背痛」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有的人疼痛只有兩三天,有些人則是經年累月的痛,沒有一天舒服過,約有八成民眾一生中,曾發生過下背痛的經驗,成大醫院神經外科研究醫師阮威勝指出,透過「經皮微創椎弓根固定手術」可改善擾人下背痛問題
阮威勝指出,下背痛發生部位通常是在第四和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和第一薦椎間,所以一般亦稱下背痛為「腰痛」。而其中椎弓骨折是成年人下背痛常見的原因之一,若椎弓骨折後沒有癒合則會進一步演變成椎弓解離,此缺陷可能導致小應力骨折,降低脊椎骨穩定度,使得椎體產生滑脫的情形。
阮威勝表示,「椎弓解離」有很多人沒有症狀,所以大多不自知,而在例行X光檢查時意外被發現,然大多數此類患者有腰部沈重疲勞感或有使不上力氣的感覺。發生腰痛的原因乃脊椎不穩,或發生解離部位所分佈的神經受到刺激,因而引起下肢的放散痛、麻木或步行困難。
在脊椎滑脫的情形下,腰部肌肉緊張,有時還會引起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此類症狀在運動或工作時會惡化,但躺下休息就好轉。但嚴重時甚至會一走路就引起腰部抽痛、痙攣甚至痛至蹲下的慘況。
阮威勝說,治療上以保守方式開始,如運動、復健或背架支持,當確定所有保守性治療無效後,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是以椎弓骨釘、椎體支架以及骨移植達到脊椎復位及骨融合手術。傳統手術方法是從中線劃開皮膚,將肌肉往兩側剝離,再打入椎弓骨釘,因此需要較大的傷口,常常動輒20公分 ,手術時間長,失血量較多,術後病患因為傷口疼動,需大量的止痛藥,近一周才能下床活動,通常二至三個禮拜才有辦法出院。
他說,目前「經皮微創椎弓根固定手術」則只需要在皮膚中線外劃開四個約1.5公分 的小傷口,不用經歷冗長的肌肉剝離的程序,直接將椎弓骨釘打入便完成手術,明顯縮短手術時間及失血量,術後因傷口小,許多病人隔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甚至有病人住院不到一周便可回家上班。
http://tw.news.yahoo.com/經皮微創椎弓根固定術-改善下背痛-163651573.html
Yahoo─健康醫療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