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 2012年2月24日 上午4:31
〔自由時報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苗栗縣八十五歲周姓婦人,二度膽結石開刀,日前腹痛就醫發現膽導管內又有一顆直徑 二點二公分 的結石,經大千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李傑哲以內視鏡手術取出;李傑哲說,縣內膽囊結石、膽導管結石病例不少,且多為上了年紀的長輩,可能與客家油膩飲食習慣及部分餐廳早年提供淡水魚生魚片有關。
李傑哲說,膽導管結石成因,東方國家常見為反覆感染形成色素結石,稱為「原發性結石」;西方國家則多為膽囊膽固醇結石掉落膽導管阻塞,稱為「次發性結石」;另有接受膽囊切除或膽導管結石手術後,因膽導管擴大或結構異常,形成再發的色素性結石,稱為「再發性結石」,周姓婦人就是如此。
李傑哲說,縣內膽囊結石、導管結石病例不少,且多為上了年紀的長輩,他認為可能與客家油膩飲食及部分餐廳早年提供淡水魚生魚片有關,所以提醒民眾飲食應以清淡少油少鹽為原則,並避免食用淡水魚生魚片。
李傑哲說,縣內部分餐廳早年有提供草鏈魚等淡水魚生魚片,但淡水魚容易寄生細菌,民眾經常食用,膽囊、膽導管相對容易受細菌感染發炎,引發結石。
周姓婦人一月中旬腹痛持續一週,她以為是胃痛,服用胃藥後未獲得改善,一月下旬到大千醫院檢查,發現她的膽導管中竟有一顆直徑達 二點二公分 的結石。
一般超過 二公分 的結石,醫界幾乎都開刀取出,但老婦曾因膽囊、膽管結石,動過兩次刀,腹部也留下近二十公分的傷疤,害怕再受痛;大千醫院也考量老婦年紀高,若開刀手術,術後復原情況緩慢,且增加傷口感染風險,因此採內視鏡手術,以「十二指腸壺腹括約肌切除取石術」,將結石取出。
周姓婦人術後恢復情形良好,她對於不用剖腹開刀,就能取出結石,開心地說「真幸運遇到好醫生」,並稱讚李傑哲「醫術高超!」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膽結石復發-85歲嬤內視鏡手術取石-203114735.html
Yahoo─健康─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