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在健保總額的限制下,醫療院所的經營日漸困難,中小型醫院診所縮編、減薪、倒閉的狀況時有所聞。在這樣的時局下,大陸當局推動醫改、開放對台優惠醫療政策,無異是對台門戶大開,不論是布局多時的企業團體,或是想展開廣闊職涯的開業醫,紛紛西進大陸找尋新的戰場。

 
 
 西進大陸的可行性與評估重點


    浤泰醫管執行長潘志祥認為,一來,醫療產業無景氣好壞;再者,政策若更行開放,兩岸三通之後,保守估計將有400~500萬台灣人到大陸就業,屆時醫療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若真的經營不善,儀器設備還可自甲地轉投資到乙地,有鑒於此,西進大陸有其可行性存在。



    潘志祥也提醒有意前往大陸發展的同業做好以下評估:一、當地法規二、當地政府對於醫療控管層面三、醫療糾紛的處理。法規與台灣歧異頗大的大陸,對於醫療的控管更相當全面,沒有做好充分了解不宜貿然行事,以免誤觸法網;此外,台灣有醫療疏失險,對於醫師執業較有保障,在大陸執業,醫療過失糾紛皆需自行承擔,這皆是大陸行前需要思考的重點



及早投資的好處:管制少優惠多



    面對大陸13億人口的廣大市場,各國無不摩拳擦掌搶進插旗。潘志祥也認為,早的鳥兒有蟲吃,及早在大陸投資,可在大陸管制之前享有較多優惠,不僅在稅務方面享有「10年免稅、10年減半」的優惠措施,對不如現在的設限多多。目前,大陸針對各行政區有所謂的「區域限制」,而對於一級都市(如上海)則有2000萬的投資門檻;除此之外,一級都市更有「總量限制」,意味著只要超過允許投資的總量,就算有超過2000萬的投資金額,也不再開放。
    


    另外,大陸的政策不如一般人想像的僵化,反倒是針對各地區需求提出不同的政策。城鄉差異極鉅的大陸,邊遠地帶的內蒙,平均100萬人口才配有10個醫生,而繁華的上海,平均100人就配有一個醫生。面對這樣的落差,大陸對於缺乏資源的落後地區(如內蒙、新疆)無2000萬人民幣的投資限制,非常歡迎台醫進駐。



醫院投資首選地點
:二級都市



    潘志祥認為,目前台灣投資醫院的首選為二級都市。所謂的「二級都市」指的是人口數超過500萬以上的非省會都市(如寧波)。因大陸的醫院多為公立醫院,對於高級專家(好的主任級以上醫師)的門診有「限號」措施,門診人數有限,有俗稱「看病難」的說法。台資醫院配合聘請大陸當地優秀醫生,不需限號,民眾可以得到好品質的醫療,醫生也享有原本工資數倍差異的外聘收入,和樂不為?台資醫院可以受到歡迎的原因之ㄧ也在於此。
 


台灣優勢:醫療人才、醫管經驗



    大陸醫療品質良莠不齊,城鄉醫療資源、醫療品質差距大,除了三甲醫院(類同台灣醫學中心)之外,大陸民眾普遍對當地醫療缺乏信心;而大陸醫療機構多屬公立醫院,國營企業的經營模式造成「同吃一鍋飯」的心理,醫院間缺乏競爭的觀念,長久養成的心態短期內很難修正。



    反觀台灣重視醫病關係的培養,醫療行為不僅僅是看病,也講求服務精神,台醫更是將這樣的醫管觀念帶入大陸,在兩地服務品質落差極大的狀態下,台資醫院的到來,立即對當地醫療院所造成巨大衝擊。



    潘志祥更指出,台灣醫管水準高,醫生很少只有大學學歷,這是台醫的優勢,加上大陸教育皆不用原文,連專有名詞都完全中文化,當尖端醫療來自歐美的情況下,大陸的無法與國際接軌相對形成台醫的優勢。 



大陸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不是萬靈丹
  


    對於目前開放台灣執業醫師可取得大陸執業資格考試部分,許多台灣醫師躍躍欲試。由中國醫師協會與台北醫師公會聯合舉辦的2007海峽兩岸醫師行業建設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召開,衛生部有關人士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200多名台灣醫師報名大陸醫師資格考試。



    對此現象,潘志祥認為兩岸醫師薪資差異大(大陸醫師薪資月薪約人民幣1000~1500元(約台幣7000元),台灣醫師長期受僱於大陸的可行性不高,外國醫師短期行醫許可證已經夠用,實在不需要趕潮流報考此資格考。



建議以綜合科模式經營
  


    經營模式層面來看,潘志祥建議以綜合科觀念經營,非走眼科專科模式。考量原因是,單一眼科看診機率少,病人來源數也較少,若以綜合科方式經營,產生的病人可互相支援。



    大陸投資醫院不是短期可以回收,若以此模式招募合作者進軍大陸,對經營者來說,資金壓力相對減少,可說是長久經營的良策。
 


    然而,大陸市場前景雖好,西進之路仍有不少阻礙,除了2000萬人民幣的高門檻,台資醫院還要面臨大陸民營醫院的不利處境(即稅賦相同,但無政府補貼與醫保),加上兩岸政策的多變,大陸市場是不是新的契機?就待時間為我們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