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視光學教授 王滿堂

                         文:游惠美    

采說「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這是抗癌導師王滿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五年前被診斷出罹患鼻咽癌,一度迅速惡化為鼻咽癌末期,並蔓延到腦癌,歷經三次癌症復發,二次大手術、六十幾次化療,飽受治療的痛苦,尤其去年復發 後 醫師也束手無策, 王滿堂 教授於是決定放棄化療,雖然放棄化療,但沒有放棄的是對生命的態度,對社會的熱情與使命,抗癌歲月中除了完成九本著作,更積極推動驗光師與配鏡師制度,希望在有限時光中,將他最後的心力貢獻給社會。

 

面對癌症您可以做什麼?

面對癌症就彷彿面臨了死亡,一般人往往都是悲觀地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曾經在樹人醫校、仁德醫專、中山醫學大學等校,教授視光學的 王滿堂 教授,卻把握生命的每分每秒,積極完成驗光學專業領域相關著作,他笑著說要在抗癌歲月中完成這些專業著作相當地不容易,一方面與自己的極限挑戰,時常會擔心無法完成著作,所以用生命與時間賽跑,常常熬夜趕稿;另外一方面著作內容講求科學的精神,必須要提供最完整最精確的內容,特別是年代的考究及學說未定論時,各家學派看法不一,往往需要花費更大的精神去做研究與考證,一般人都難於如此,更何況對於癌症病人來說,無疑是超過身體最大的負荷,所以 王 教授說非常珍惜這些本本得來不易的著作,處處都可以看得到他的執著與用心。雖然辛苦,但王授教卻樂在其中,埋首於寫作,光是今年就出了三本書,每本書都厚達三、四百頁,在寫作的過程中,讓他忘卻了癌症的疼痛,反而更充滿活力地繼續為第四本著作努力,即使是一點點小小的貢獻,他仍然挺身而出實現理想,並致力於推動驗光師與配鏡師法案,維護全民的視力健康。

 

建立驗光師與配鏡師制度 維護全民視力健康

國內目前並沒有驗光師與配鏡師證照制度,驗光從業人員大部份僅接受眼鏡行內部教育訓練或廠商所提供的訓練課程,導致專業素養不足,再加上一般消費者不清楚自身的權益,因此消費者往往沒有得到良好的驗光與配鏡服務,一旦視力矯正不當,就容易導致高度近視的問題。

因此驗光的重要性,不言而諭, 王 教授表示大部份視光的問題都是視力矯正不良所產生的,只要初步透過驗光師幫眼科醫師做精確的視光檢查,讓驗光師與眼科醫師達到專業分工,以杜絕視力矯正不良的問題。因此 王 教授表示眼科醫師、驗光師與配鏡師關係呈金字塔型,眼科醫師在最上面,其次為驗光師,最底層為人數最多的配鏡師,三者的關係密切,專業分工明確,同時參考了澳洲制度,擬定出「驗光師與配鏡師法」,希望能透過立法的機制,建立驗光師與配鏡師制度,以確保驗光與配鏡品質,進而維護全民視力健康。

 

 

 

昔日的挫折 造成今日的傳奇

曾經是國防醫學院高材生的 王 教授,原本以為可以一帆風順,卻因不 滿住院 醫師不負責任的態度,責問該醫師,沒想到卻釀成打架事件,在畢業前夕遭到校方開除,沒有自暴自棄的 王 教授,自此開始他最精采的人生,曾經一度當起了「怪醫黑傑克」 王 教授笑著說,後來負笈至美國求學,短短二年間,就考取了美國全國性的二張配鏡師證照,這是相當不容易的,更何況還是來自於台灣的學生,這真是著實不易的成就,因為有深厚醫學的實力背景,也曾擔任驗光師,後來回到台灣,開起了眼鏡公司,之後才輾轉至教育界,而有今日的成就,這些都是因為當初不放棄自己,面對挫折,不被命運所擊倒,「就好比是拳王洛基,在拳撃賽時洛基身體雖然被打倒了,但心理卻從未被征服,保持信心讓自己從退敗中重獲新生」 王 教授堅定的說,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與典範,值得大家學習與仿效。

 

智慧與信仰 讓抗癌鬥士發現生命的轉機

歷經三次癌症復發,卻依舊為我們,留下珍貴知識資產的 王滿堂 教授,還持續為民眾視光的健康奔走推動立法, 王 教授說「智慧與信仰,是支撐走下去的力量」,所以當我們面對困境時,必須依靠得是智慧與信仰的力量,讓自己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困境,而非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之中,解決問題的首要步驟,就是轉移自我的心境,跳脫自我的框架,展現大我的精神,關懷親友,關心學生的問題,進而關心國人視力健康的問題;人生總會面臨高潮與低潮的時侯,如何在起伏之間走出人生的出口,用智慧捨去眼前的煩惱,轉化悲傷的心境,用毅力發揮出生命的轉機與快樂。「感謝癌症 癌症讓我知道我的時間不多」在 王 教授充滿祥和的眼神中,卻擁有著堅強的信念,在罹患癌症之前 王 教授曾出過一本著作,但在罹患癌症之後,在短短五年之間寫了九本書,因此我們形 容王 教授是「抗癌鬥士」,他用生命燃燒出最璀璨的那一刻,永不放棄實現驗光師配鏡師制度的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