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5/25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愈容易磨擦刺激的部位長痣(例如手指、腳掌、手掌、胯下等),愈容易變成黑色素瘤,耕莘醫院 皮膚科 醫師楊志雄表示,有機會,建議痣不要摳,以免增加皮膚細胞變化的可能性。

黑色素瘤是惡性黑色素細胞增生的皮膚癌,雖然該疾病在皮膚癌中算少見,但惡性程度高,死亡率也最高。

耕莘醫院 皮膚科 醫師楊志雄表示,惡性黑色素瘤可分為四型,1.惡性曬斑型,以白種人居多,因為陽光照射的關係,常會長在臉部、頸部、手腳等處;2.表面擴散型,主要長在身體、軀幹、下肢等處,為多角型斑塊,斑塊上會有凸起丘疹,顏色以黑或棕色為主;3.結節型,其外觀像半圓形的藍莓,顏色以藍黑色為主,且生長速度快、癒後不好;4.肢體末端型,長在四肢末端,有時會長在指甲底下,以東方人較常見。

白種人因皮膚黑色細胞少,抵抗力差,所以只要皮膚被曬到,就容易長;而東方人則較常長在四肢末端,尤其是腳底。 楊 醫師表示,黑色素瘤與家族史及身體有先天性黑色素母斑等有相關性,若身體有大小超過20公分的先天性黑色素母斑,且長得很快或長得很大時,則需要切片作進一步檢查才行。

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再加上淋巴摘除術,若有轉移出去則需再加上化療、放療。然而,現在也有新的生物免疫治療法,可供選擇。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0&f_SUB_ID=5337&f_ART_ID=391691

聯合新聞網─健康醫療-台灣新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ygeiaNurse 的頭像
    HygeiaNurse

    海吉尼斯 健康保健的專家^______^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