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59 上午12:12

最近氣溫節節高升,流汗、潮濕、高溫、悶熱環境容易讓香港腳變得更嚴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提醒,香港腳(足癬)患者是蜂窩性組織癌高風險群,因此一定要盡快將疾病治好,平常也要多留意趾甲、趾縫間是否有潰爛等現象,一發現不對,就要盡快就醫,以免疾病惡化,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除了香港腳患者,靜脈曲張、下肢血液、淋巴循環較差、下肢水腫,或曾抽取腿部大隱靜脈作心臟繞道手術的患者也都較容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李文生主任解釋,當血液、淋巴循環變差,免疫細胞就比較無法到達感染患部發揮作用,因而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也會上升。

治療蜂窩性組織炎多使用抗生素,如果患部形成膿瘍、組織化膿,甚至組織壞死,就得進行外科清創手術。

李文生主任建議,患者若是腿部出現蜂窩性組織炎,躺下時最好將腿部墊高,以促進淋巴、靜脈循環。如果病灶是在手部,就需要將手抬高。受傷後,如果患部出現紅腫熱痛、發燒等症狀,可能就要趕快到醫院接受住院治療。

像廚師、百貨專櫃小姐等需要久站的人要特別注意,站一段時間一定要休息。這類族群腳部容易水腫,一旦出現傷口感染,情況往往較為嚴重,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較高。

另外,年長者、民眾平常出門,最好穿襪子保護雙腳,若天氣太熱,穿不住襪子,要多選擇前面有包覆的鞋子,以免足部不慎踩到、踢到鐵釘、堅硬碎石而受傷。

http://tw.news.yahoo.com/%E8%9C%82%E7%AA%A9%E6%80%A7%E7%B5%84%E7%B9%94%E7%82%8E-%E8%9C%82%E7%AA%A9%E6%80%A7%E7%B5%84%E7%B9%94%E7%82%8E-%E6%8A%AC%E9%AB%98%E6%82%A3%E9%83%A8-161258787.html

Yahoo─健康醫療

台灣新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