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9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多一天不累,就多賺到一天。」雙和醫院副院長賴允亮表示,過去癌末病人面對讓人累到不行的癌因性疲憊(CRF),只能默默忍受,現在有了黃耆萃取物做成的針劑,病人眼睛亮了、胃口開了,甚至能短暫出院和家人相聚,對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都是治療一大突破。

 39歲的彭小姐是乳癌患者,十多年來飽受疾病、精神和情緒不佳之苦,連陪小孩玩的力氣都沒有,折磨她的正是癌因性疲憊。直到參加臨床試驗,接受黃耆萃取物治療,終於有了精神,可以跟孩子親密互動。

 賴允亮說,台灣人很會忍,以為得癌症會累是正常,殊不知病人應該享有不累的權利,特別是現在已有治療方式,每周三針、連續兩個月治療之後,效果可再持續八周。

 據統計,六到九成末期癌症患者受困於癌因性疲憊,這是因癌症或癌症治療造成的生理、情緒與認知功能持續耗竭,無法藉由休息而緩解,對患者的影響甚至超過疼痛、暈眩和憂鬱。

 一項針對265位台灣癌症患者疲累症狀的分析發現,超過八成患者睡覺後仍感疲累且精神無法恢復、全身虛弱沈重、記性變差,七成以上出現睡眠困擾、事情做一半就做不下去,甚至需要勉強自己做事。這樣的狀況不只病人難受,看在家人眼中更是不忍。

 癌因性疲憊不是無藥可醫!這種黃耆萃取物是從黃耆中萃取出多醣成分,具有雙向調節免疫功能效用,使免疫及細胞功能趨於正常,改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造血功能,改善癌症患者不適及疲勞。

 臺北醫學大學轉譯醫學研究室葉淇臺博士指出,癌因性疲憊症的疾病機理目前還不清楚,在中研院士彭汪嘉康領軍下,將藉由蒐集患者的血液檢體,進行免疫相關指標檢測,發展治療的相關藥物,未來將是一種個人化的治療。

 目前有八家醫院正進行600人規模的第二階段研究,在藥物上市之後追蹤病人的使用情況。由於是新藥,健保尚未給付,病人必須自費使用。如果有非癌末病人想在化療時自費做為輔助治療、幫病人補氣,醫師認為至少沒有嚴重副作用,值得一試。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2+112012050900065,00.html

中時電子報─健康醫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