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楚禎 | 卡優新聞網201237 上午4:10

  頸部出現硬塊,脖子看起來粗粗的,嚴重可能影響吞嚥、說話,這是俗稱的「粗脖子」,主要是掌控體內新陳代謝速度的甲狀腺出了問題。不過,大多數的人不易察覺,往往是在健康檢查時被醫師診斷出來,或因結節過大突出,才讓身旁家人及朋友發現。

  根據國內研究數據顯示,一般成年人由外表判定罹患甲狀腺結節或腫塊的機率大約5%至10%;然而透過超音波檢查,則可發現將近40%的成年人都有結節的症狀,其中女性罹患的機率又略高於男性,是相當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

  在臨床上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低下、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瘤,以及甲狀腺癌等。由於甲狀腺與喉返神經相當接近,而喉返神經是支配發聲肌肉群最重要的神經,若是腫瘤壓迫、侵犯或手術時錯判位置,都有可能會造成喉返神經痲痺,產生聲音沙啞及液態食物吸入氣管等生問題。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喉科主任醫師朱本元表示,一般而言,良性甲狀腺結節,較少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也不一定需要手術切除,僅需配合醫師按時追蹤即可;但部分結節因腫瘤過大產生壓迫症狀,如呼吸困難、吞嚥困難時,則應考慮手術切除。

  然而近年來由於「神經偵測系統」的引進,不但提高手術時判斷喉返神經的位置,也大幅降低甲狀腺手術神經受損的機率,目前國內已有部分醫療院所採用此系統,對於將進行甲狀腺手術的患者又多了一層保障。

  朱本元進一步說明,病人全身麻醉時,醫師將帶有特殊電極氣管插管放置於喉部,麻醉時插管上的電極會接觸在聲帶上,術中可透過探頭精準的定位,並在儀器上顯示及發出聲響提醒,協助醫師辨認及定位喉返神經的確切走向。

  許多民眾對甲狀腺結節認知不足,發現頸部有硬塊時,因擔心是罹患癌症,造成寢食難安,影響生活作息,更有人聽信偏方,而耽誤了治療的時機。

  醫師建議,其實只要透過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再配合細針抽吸細胞血檢查,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正確診斷,所以民眾當發現頸部有硬塊時,不必過於驚慌,只要盡速至耳鼻喉科或其他相關科別檢查,就可以獲得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四成成人甲狀腺異常-粗脖子-女高於男-201000663.html
yahoo─健康醫療 ─卡優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