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發現,戴傳統隱形眼鏡者較戴拋棄式,眼部更易發炎。

 

【甯瑋瑜台北報導】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傳統隱形眼鏡上的蛋白質與免疫球蛋白A沉積量,遠超過雙周拋鏡片,顯示戴傳統隱形眼鏡者,眼部較易發炎。醫師提醒,傳統隱形眼鏡族,應落實每天用手搓洗,若常有異物感,建議改戴拋棄式。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收集一百多名配戴傳統隱形軟式眼鏡至少八個月的女性,讓她們配戴雙周拋隱形眼鏡兩周,再進行檢測,發現傳統鏡片的蛋白質沉積量,是雙周拋的三點九四倍;免疫球蛋白A沉積量,則是雙周拋鏡片的一點五倍。

 

鏡片到建議天數速丟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說,蛋白沉積量多,顯示廢棄物多,配戴者常有異物感,易刺激角膜引起感染。免疫球蛋白A,則是淚液中抵抗細菌等外侮的免疫兵團,數值越高,顯示眼球上細菌等病原多。參與研究的女性,若平時出現不舒適感等,改戴雙周拋後,都獲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蔡景耀提醒,隱形眼鏡族若出現疼痛、視力模糊等不適,應立刻停戴、就醫檢查,且拋棄式鏡片到了建議天數就要丟棄,「超過壽命,會影響鏡片透氧度,沉澱物累積,增加感染風險。」

 

配戴隱形眼鏡注意事項
.肥皂洗淨雙手,才戴上、卸下鏡片
.藥水開封後3個月應丟棄,生理食鹽水不得當保養液使用
.保存鏡盒常清洗,3個月換一次,避免細菌感染或孳生黴菌
.戴傳統隱形眼鏡,若常有異物感,可改用拋棄式
.配戴隱形眼鏡時間不超過建議天數,且不戴著睡覺
資料來源: 呂大文 醫師、 蔡景耀 醫師、衛生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