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人家因糖尿病引起眼病變、或罹黃斑部病變相當多,但若能提早積極介入治療,就能延長眼睛健康的壽命。醫界目前引進一台最新的眼部斷層掃描儀器,能透過眼底掃瞄,進行眼底影像定位,持續追蹤病情。但對於檢測詐盲,醫師表示能初步檢測眼睛結構是否正常,至於是否故意詐盲,則必須再多方檢測。
一位72歲的罹患青光眼陳媽媽,長期點藥控制,兩眼視力0.8,有天突然覺得右眼視力模糊,拖了兩週才去就醫,經過精密檢查,發現視網膜局部性靜脈血管阻塞,併發黃斑部水腫,視力掉到僅剩0.05,經積極治療後,視力才恢復至0.4。
書田眼科診所副院長林嘉理指出,這名老太太來求診時視力非常差,傳統檢查只能了解黃斑水腫嚴重的程度,但無法明確判斷水腫成因,藉由新一代的「3D光譜眼底斷層掃描儀」,可以確切掃描出黃斑部範圍、嚴重程度、厚度等,提供醫師更精準的診斷及治療。
林嘉理說,過去對於視網膜、黃斑部、視神經的檢查,患者必須先使用散瞳劑,點完後要等待瞳孔放大後才能進行檢查,利用新的儀器省略點散瞳劑的步驟,可直接進行眼底斷層掃描,提早發現如視網膜、黃斑部、青光眼及視神經等各種眼部病變,提供後續追蹤,達到預防效果。
至於日前報載曾有一名高度近視男子詐盲騙取巨額保險,是否能藉由檢測識破?林嘉理表示,藉由最精密的眼科儀器檢測是否詐盲,僅能確定眼睛結構是否正常,如視網膜上的神經導向是否正常,雖然視力不佳,但並非真的看不到,若要真正檢測是否有詐盲的可能,還需要輔以誘導方式,如製造是否可以開車、走路的情境,來多方檢測。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