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障礙對每個人來說,不單單是眼睛上的疾病而已,生活的不便或是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都會因為看不清楚週遭環境而漸增。視障成因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包含視神經、水晶體、視網膜等眼睛構造先天異常或病變影響視力;後天因素包羅萬象,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併發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以及外傷因素,都有可能使視力受到影響。

                    
                        特殊濾鏡(special filters)   

                           
                                 高倍數凸透鏡
                                                                                        
    所謂的低視力患者,是指不論使用任何藥物、手術或者一般的驗光配鏡,均不能使病患的視力獲得提升,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類,又可將低視力的病人分成三個程度:中度、重度與極重度,其區分程度是以病患的優眼最佳矯正視力及視野大小來區分,一般來說,最佳矯正視力在20/70(約0.3)以下即可歸於中度低視力的患者,而重度與極重度的低視力患者其視力功能也相對更差。
                                                                                                        
                                          
                             LED光學放大鏡 

                                                   
                       各式LED光學放大鏡
                                                                                 
    
    而廣義來說,因病患雙眼視力不佳影響日常作息,無法正常工作等就可屬低視力患者,新竹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翔翎表示,低視力患者如經手術矯正或配戴眼鏡後,仍無法有良好的視覺品質時,就要考慮是否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輔具,來幫助自己改善現有的視力。對於輕、中度的低視力患者,低視力輔具可提供生活上的幫助。但對於重度以上的視障患者,就必需依靠盲人重建的生活訓練。
    

    常見的低視力輔具可簡單區分為近距離與遠距離使用,近距離使用的選擇較多,如:高倍數凸透鏡、放大鏡與擴視機。而遠距離使用以望遠鏡為主(對於低視力患者需要看電視、看公車站牌、路標或眺望遠景均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濾光鏡在遠、近距離上均可使用,可濾掉惱人的眩光,以增加對比度而使視力更清晰。
  

    從低視力的程度來看,中度低視力僅需使用放大鏡作為輔具即可。而放大鏡分為手持式及站立式,另有內建照明的放大鏡,可提升讀物的亮度,低視力患者可只須依閱讀上的需求來做挑選即可;如果是重度或是需要使用7~10倍以上放大鏡患者,建議使用電子式閱讀輔助器(即擴視機)來幫助日常生活中的閱讀。
    

             電子式閱讀輔助器
    
    綜觀國內目前低視力輔具的普及性始終不甚發達之因,蔡翔翎表示,除了民眾誤認為依賴輔具會使視力越來越退化外,部份低視力患者對於改善自身視力情形呈現消極狀態或想法亦是一大原因,另外,眼科醫師普遍較著重於手術或藥物等較積極性的治療,而較少關注被動性的視力輔具方面的資訊,這些都是輔具資訊遲遲無法普及之因。
  

    事實上,低視力並不會因為使用輔具而使視力益形退化,如果因為視力情形不佳,而自我封閉不願接受治療或使用輔具,視覺品質便不會有好轉的一天。蔡翔翎醫師認為,透過醫師的宣導及對病患進行輔具使用評估,配合相關衛教文宣,並積極鼓勵病人永不放棄的正面觀念,輔具可望成為低視力患者的第二雙眼,進而提升低視力病患的視力與生活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