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風的風險因子,與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患者一模一樣,高危險群都是高血壓、高血脂、高...

就讀大三的黃同學,平時課業繁重,晚間及假日則是忙著在火鍋店打工。儘管忙碌,但他體型卻始終胖胖的,因為幾乎每晚吃宵夜,火鍋店裡的菜隨他吃,才工作一年多,體重已增加快10公斤,身高176公分的他,體重卻逼近90公斤。

最近他常覺得眼前出現暗影,但不會隨著眼睛移動而飄動,跟他所認知的飛蚊症好像不太一樣,且視力越來越差,打工下班後騎機車回家時,總覺得路邊有著許多黑影,原以為是「撞邪」,還跑至行天宮收驚。

上周他一早醒來,視力異常模糊、視野變黑,右眼一度完全看不見,他嚇得直接至醫院就診,檢查後醫師說「這是眼中風的典型症狀」,若未及時治療,恐造成失明。聽到「眼中風」,他難以置信,因為自覺視力好得很,怎可能眼睛會中風?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眼中風的風險因子,與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患者一模一樣,高危險群都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患者。眼中風為眼睛血管併發症,好發於50至60歲,但臨床上收治不少年輕族群,其中也包括高中生與大學生,主要原因就是過度用眼,熬夜、睡眠時間不夠。

以黃同學為例,在確診眼中風後,血液檢查證實他高血脂,血壓也偏高,應與他長期高熱量飲食有關。因為年紀輕,即使有三高問題但並無明顯症狀,但最近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增大,才引發「眼中風」。

此外,黃同學與一般大學生沒兩樣,幾乎手機不離身,抓寶、追劇、打遊戲,常盯著手機螢幕,讓眼睛提早老化或病變,加上過度用眼,才會提高眼中風機率。

要預防眼中風,陳瑩山表示,首要就是「控制三高」,眼中風的危險因子與腦中風相同,所以預防方法關鍵就在平時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與膽固醇,且要定期追蹤檢查,否則下一步就是腦中風、眼中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geiaNu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